亳州市氣象科普公園(亳州市氣象防災減災中心)-氣象塔樓項目電磁環境影響專題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結論
1.竣工環保驗收單位的基本情況和驗收項目的基本情況
亳州市氣象科普公園坐落在亳州市高新區,總投資7560萬元,占地面積約181畝,內設亳州市防災減災科普教育中心,由亳州市政府和安徽省氣象局根據《共同推進亳州市氣象防災減災能力建設合作協議》共同投資建設。亳州市科普公園按照“科學識災,科技防災,全民減災”的科普宗旨,建設“兩區一帶”,其中:“北區”包括氣象科普區、防災減災科普教育中心等建設,“南區”為綜合氣象探測中心,“一帶”為以漳河為脈的濱水休閑景觀帶。
亳州市氣象科普公園的建設,將氣象監測站、衛星站、新一代天氣雷達站、土壤水分站和氣象應急指揮中心進行資源整合,建立信息共享系統,使氣象現代化設備的整體效益得到充分發揮。同時,有利于引進和開發業務系統和數值預報模式,使亳州市精細化預報預警能力明顯增強,提高災害性天氣預警時效;構筑亳州市氣象災害預測預警系統,完善氣象綜合服務平臺。
亳州市C波段氣象雷達項目屬于毫州市氣象科普公園(毫州市氣象防災減災中心)的一部分,建于氣象防災減災中心西側,百合路南側,位于整個氣象科普公司的北部。氣象塔樓地上建11層,高約45米,建筑面積約為650m2。塔樓上安裝C波段雙線偏振多普勒天氣雷達一座。
本項目于2012年7月27日取得亳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出具的《關于市氣象科普公司市氣象防災減災中心建設項目立項的批復》,批復文號為:發改投資[2012]338號。于2014年11月25日在亳州市生態環境局取得亳州市氣象科普公園(亳州市氣象防災減災中心)-氣象塔樓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登記表的備案,編號01251401270001。
2016年10月12日亳州市氣象局正式委托安徽省四維環境工程有限公司開展“亳州市氣象科普公園(亳州市氣象防災減災中心)-氣象塔樓項目電磁環境影響專題”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并于2017年6月10日取得了原亳州市環境保護局批復《關于亳州市氣象局亳州市氣象科普公園(亳州市氣象防災減災中心)-氣象塔樓項目電磁環境影響報告表審批意見的函》。亳州C波段雙偏振多普勒雷達于2018年吊裝,安裝后一直處在參數調整狀態,2022年底開展測試和試運行工作,2023年待穩定運行后啟動業務準入流程。本項目目前工況穩定,各項環保措施運行正常。
根據環境保護部關于發布《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暫行辦法》的公告(國環規環評[2017]4號)等文件的要求,本項目需要進行開展環境保護竣工驗收,我局于2024年10月委托合肥鑫鼎環保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對本項目進行竣工環境保護驗收。
2 驗收監測結論
(1)驗收監測期間,本項目雷達站電場強度均值滿足電場強度16.02V/m的公眾曝露控制限值要求,同時滿足本項目管理目標值7.16V/m的要求,功率密度均值低于公眾照射0.71W/m2的限值,同時滿足本項目管理目標值0.14W/m2的要求。電場強度及功率密度監測結果均符合《電磁環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和《輻射環境保護管理導則電磁輻射環境影響評價方法與標準》(HJ/T10.3-1996)中相關標準要求。
(2)驗收監測期間,雷達站站界晝間噪聲最大檢測值為46dB(A),夜間噪聲最大檢測值為38dB(A),雷達站四周晝夜噪聲符合《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 12348-2008)表1中3類標準限值要求,環境敏感目標滿足《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中的3類區標準。
(3)驗收監測期間,生活垃圾經項目場地內垃圾桶收集后定期清運;廢潤滑油委托有資質單位安全處置;機房內廢舊蓄電池,一般10年更換一次,目前暫未更換,項目地內不設置危廢暫存間。建議后期更換后委托有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的機構更換當天回收處置。
3 項目驗收工作結論
我局委托合肥鑫鼎環保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承擔對該項目進行竣工環境保護驗收工作,委托單位對項目進行了核查、檢測,并編制了《亳州市氣象科普公園(亳州市氣象防災減災中心)-氣象塔樓項目電磁環境影響專題驗收監測報告表》,于2025年1月4日在亳州組織召開了驗收會議,成立了驗收組(含專家組),會議上驗收組對該項目驗收報告表進行了審核,專家組對項目的意見是:本項目在設計、施工和投運初期采取了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各敏感點處的現狀監測結果均滿足標準限值要求。項目的環境影響報告表和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批復中要求的生態保護和污染控制措施已基本得到落實。《驗收監測表》具備環境保護驗收條件,建議通過竣工環境保護驗收。驗收組對亳州市氣象局亳州市氣象科普公園(亳州市氣象防災減災中心)-氣象塔樓項目電磁環境影響專題驗收結論為:亳州市氣象科普公園(亳州市氣象防災減災中心)-氣象塔樓項目電磁環境影響專題竣工環境保護驗收通過。
亳州市氣象局
2025.1.17